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进入暑期以来,多地机场火车站人潮涌动,热门景区、博物馆一票难求,旅游热成为消费领域最大的亮点。
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
近年来,我国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安排部署,一些地方也聚焦建设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发力,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才能不断提升,其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发展的主导权才能牢牢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中。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作为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创新制度,两年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取得了哪些成效?碳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金融与碳市场将产生怎样的“碰撞”,如何借助碳市场推动金融创新?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规划设计要有新理念、建设要有高质量、运营要有高效能,也要在较短时间内聚集人口、形成人气,使城市建设的规模和一定的人口增长规模相匹配。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海南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纳入鼓励发展的范畴,围绕“3+1”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的实施载体。
广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验区设立7年来,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创新模式。
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纵论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共同探寻经济复苏之道,积极肯定中国经济复苏发展的世界意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企业,它们往往掌握“独门绝技”,是行业中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对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新跨境融资通道累计实现跨境融资217笔,金额折合约185 9亿美元。与之相对应的,今年一季度东盟再次蝉联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媒体交流合作,共同讲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2023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于12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
6月9日,由证券时报社联合15家行业单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们要探索多样化途径,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电气化是指在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电力。以清洁能源为供电主体,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加强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能够有力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通信运营商、油气、基建、金融板块的“中字头”头部上市公司从估值“洼地”价值回归,由此也引发了市场激辩。规模庞大的国有资产能否盘活,国有企业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成为“中特估”估值能否持续长期上行的基础。
5月31日,由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数字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发展数字经济,共建数字中国”为主题,政府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投资联合体主办的首期农业科技金融高端对话在京举办,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齐聚一堂,共商推动农业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由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数字经济论坛5月3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共建数字中国”。
基础设施构成了现代城市和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因此,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