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大涨,行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催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2月6日,AI手机板块涨幅居前,全天上涨超4%,成交1374.45亿元。
近年来,准入门槛持续收紧,保险牌照获批的数量明显变少。2024年,获批筹建或开业的保险机构只有5家。
2月5日,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1月27日领取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这意味着,国信资管的正式开业已是面纱待揭。
2025年以来,顺鑫农业、威领股份、宏和科技、中交地产等纷纷发布对控股子公司或参股公司的减资公告。
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管理,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月6日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首次公开募股(IPO)企业在对非全时研发人员进行研发人员认定时,应当如何把握?上交所在最新一期的审核动态中对该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谈及资本市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时,强调了“稳字当头”的着力点。
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政策配套,加强项目对接,支持了北京、深圳、福州等地136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全年发放贷款204亿元。
DeepSeek点燃了A股市场春节后第一把火。
伴随着投资者对蛇年行情的期盼,首批公募资金即将入市。
近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多个前沿科技题材备受投资者广泛关注。这背后主要有三重因素驱动。
今年春节期间,浙江宁波居民王梓安和家人一同出国旅游。购买旅行保险时,智能客服的水平让他赞叹不已。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3—2024年)》。《报告》显示,我国基础金融服务持续保持广泛覆盖,普惠金融领域融资规模较快增长,综合融资成本和支付服务成本持续下降,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房地产税收新政实施首月,全国购房家庭新增减免税116.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54.16亿笔、金额9.78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投资者结构保持多元化。
老百姓的“小日子”里蕴藏着普惠金融的大文章,岁末年初,记者探访各类经营主体,感受一单单生意、一场场丰收、一笔笔消费背后涌动的金融活水。
23日,国新办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针对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的部署,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
截止到去年底,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是5.03万亿元,超过了原来预计的4万亿元的预期目标。截止到1月22日,贷款金额又增加了5700亿元,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贷款金额现在已经到了5.6万亿元。
全球市场融资回暖,推动主流国际投行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改善。
险资设立的私募基金类型正逐渐多元化,并购基金案例又增加了。
近日,多家外资巨头对2025年的中国市场投资前景发表了观点。机构指出,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潜力依然保持强劲。
1月2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12家公募上报的科创综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