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月26日发布的2025年1月统计月报显示,截至1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04家,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分别为2283、2858、263家。
截至2月26日,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多只近期上市基金(主要是ETF和公募REITs)发现,水产、科技、贸易、厨具等公司跻身基金前十大份额持有人之列。这些实体企业作为基金持有人,成为继个人投资者之后的又一类新型基民。
2月26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永赢、嘉实、银华基金正式上报国证自由现金流ETF。
2月26日,港股在短暂的一日休整后重拾涨势,恒生科技指数盘中突破6000点,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随着港股一路高歌猛进,内地资金也加速南下,其中就包括大举买入港股的基金。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调研日期截止日统计,2月以来,海外机构对117家A股公司进行调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我国充电设施也在持续完善,不仅数量不断增长,布局也进一步完善,政策、技术等多方利好助力补能产业良性发展。
去年四季度以来,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险资持续扫货银行股。
昨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公告称,拟对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和上证科创板200指数进行编制方案修订,即将新股纳入时间要求修订为“上市时间超过12个月”。编制方案的修订将于3月17日实施。
近期,民营企业座谈会于北京召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在助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金融领域所发挥的力量举足轻重。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MLF余额为40940亿元。因2月18日有5000亿元MLF到期,2月MLF净回笼2000亿元。
本周一债市迎来大幅调整,引发市场热议,昨日在逆回购净回笼、中期借贷便利(MLF)继续缩量续作等资金面的扰动下,债市先跌后涨震荡明显。
记者2月25日从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行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获悉:去年10月机制启动以来,各地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过5000万户,授信超过10万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
蓬勃发展势头下的ETF,投资者结构出现显著变化。近期新上市的多只ETF中,个人投资者在前十大持有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ETF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为深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去年以来,金融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超过76万亿元,同比增长5%,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
新年新气象,记者走进热气腾腾的新春消费市场,看财税金融如何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打开消费新空间。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1日发布数据:2024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81.4万亿元。
近日,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提出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在创投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杭州,这座以西湖美景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以另一种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科技创新。
春节之后,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热度持续。
一场化债政策的“及时雨”,正为深陷回款困境的环保行业注入生机。近日,多家上市环保企业相继公布了回款捷报,回款金额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还有企业刷新了月度回款纪录。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2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