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9日,4家新设金融机构在沪举行集体开业仪式,分别是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盛环球再保险(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新一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重仓股浮出水面。截至3月18日,QFII共现身15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等。
日前,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换股合并已实施完成,成为有史以来亚太地区最大的券商并购交易。
3月18日,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
3月18日,3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再创今年以来新低。
去年1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和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三个方面出台9条措施。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2月,银行结汇1579亿美元,售汇1683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866亿美元,对外付款5576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17日公布的2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当月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2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290亿美元。
上周A股市场主要股指先抑后扬,上证指数收盘站上3400点大关,创出年内新高,场外资金有所回流。
2025年1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将“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内新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提速及规模持续扩大。
行情无论处于清淡的底部还是快速升温的转折,成立门槛较低的发起式基金都是基金公司上新的“快捷方式”。能够凭借过硬业绩被资金加购且安然度过“三年大考”的发起式基金终归是少数,多数旷日持久的“迷你基”身份让基金公司不得不算“经济账”,因此,到点就清盘也成为大多数发起式基金逃不开的“魔咒”。
“她经济”相关个股显著跑赢消费大盘的趋势,正推动着公募重仓股在消费赛道出现新变化。
2024年9月底以来,证监会等经济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举措,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出门旅游买航班延误险、意外险,养宠物买宠物险,越来越多刚工作的“小年轻”给自己备齐健康险、商业养老年金。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和保障意识提升,保险消费快速增长。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6963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3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增强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养老产业和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华福证券近日发表研报称,科技创新成为各方共识,主线方向明确,短期内重点在于节奏把握和规避高位题材,建议关注相对TMT概念涨幅存在低位优势的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商业航天、卫星导航、消费电子(如AI手机、AI穿戴设备等)、自主可控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贷款成为许多人解决资金需求的便捷途径。然而,在便利的背后,高利率、隐形费用和各种“套路”问题日益凸显,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风险。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其建立的行业统一的“睡眠保单”信息查询平台自2023年12月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超过530万次,通过平台查询到的“睡眠保单”逾52万件,涉及金额超10亿元。
在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证券时报记者走访发现,众多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行动,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获悉,3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及资产管理子公司就《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则》征求意见,要求在3月底之前反馈意见。
3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动方案》。
在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多家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纷纷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措施,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