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列表
  • 国际能源署: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将显著放缓

    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的2023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称,随着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加速,未来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将显著放缓。

  • 加装监测系统 提升安全水平

    多措并举,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目前,山西建成包括监测预警系统在内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涉及31669个甲烷监测点,能实时传输形成20多万条传感器感知数据。

  • 我国锂矿储量同比增加57%

    记者从14日召开的自然资源部例行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63个矿种中,近四成储量有上升。

  •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国家发改委13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6月13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5元和50元。

  • 2022年度我国近四成矿产资源储量均有上升

    在自然资源部今日举行的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薄志平就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作简要介绍,数据显示,2022年,已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63个矿种中,近四成储量均有上升。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记者从11日举行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开幕式上获悉,当前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 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 油气开发 挺进深海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面对超深水海域高压、低温、浪急的复杂海况,在国内尚无先例、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造是如何完成的?又有哪些技术创新和成功应用?

  • 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大提速

    今年以来,电池生产商密集宣布并推进液流电池扩产计划场,以求在新型储能赛道铆足后劲,大展身手。

  • 太阳能领域投资有望超越油气

    近十年来,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快速扩张,其中,太阳能发电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低廉的度电成本成为当前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热点,也成为各国争相发力的重点赛道。

  • 陆上风电十兆瓦时代来临

    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装机进入稳步增长期,各大风电整机商都在积极推出最新大兆瓦风电机组,陆上风电“10兆瓦+”的时代已经来临。

  • 火电行业应成低碳转型“急先锋”

    对于身处低碳转型中的火电企业而言,它们不仅是电力供应的主体,更是低碳转型的先锋。

  • 钠离子电池投资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钠离子电池赛道呈现融资热,产业前景火爆。

  • 固态电池“上车”提速

    基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固态电池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重要发展方向,吸引诸多车企、电池厂商持续加码布局。业内有观点指出,固态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不仅政策支持,还备受市场关注,未来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快速发展

  • 动力电池回收步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工信部消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近日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持续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河南多措并举提升地热勘查能力

    5000万平米以上,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要增加约50%。面对如此积极的目标,河南省地热能产业要如何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碳”经济新引擎呢?

  • 青海打造清洁能源发展新引擎

    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有序排列。塔拉滩如今已是光伏发电高地——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1478万千瓦,2022年完成发电量212 6亿千瓦时。

  •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原油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吨

    记者8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海域的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000万吨。

  • 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1300余个

    记者从国家矿山安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1300余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694处、产能每年21亿吨。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

  • 中国工业发展“绿”意更浓

    6月1日举办的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发布《工业绿色发展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稳步推动工业用能绿色转型,加大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装备供给,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

  •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华电牵头开发建设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日前取得新进展:西藏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西藏贡觉拉妥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开工建设。

  • “太行一一〇”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

    记者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日前,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在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现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 中国和巴西 清洁能源合作再创佳绩

    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位于巴西巴伊亚州新坦基市的180兆瓦风电项目日前正式投产,为中国和巴西清洁能源合作再创佳绩,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实现了真正的共同发展。

  • 中国推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当前,中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左右。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要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关键。

  • 以储能创新推进能源变革

    历史告诉我们,每次能源革命都是先发明了新动力装置和交通工具,进而带动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引发工业革命。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电和氢为能源载体,以电池(光伏、锂离子、氢燃料)为动力、电动车为交通工具,以“绿色”和“智能”为特征的新的工业革命正加速到来。

  • 大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产

    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项目2日正式投产。该项目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每年可捕集消纳二氧化碳达50万吨,产出干基二氧化碳纯度超99%。